如今,信用卡、电话卡、金融IC卡等一大批数位识别卡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它们的应用让各种交易变得更便利快捷。但这些识别卡大部分采用磁条刷卡或IC晶片,与读卡机作接触式连接来读取数据信息。长期使用下容易因磨损而造成资料判别错误,且接触式识别卡有特定接触点,卡片有方向性,在操作便利性上有待改进。
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针对接触式识别系统缺点进行改良,逐渐兴起了一项自动识别技术——射频识别技术(RFID),并逐渐走向成熟。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讯,以达到识别与交换数据的目的。
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、阅读器、天线三部分组成。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,标签含有内置天线,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;阅读器用于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;天线则起到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作用。
由于每个电子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——UID(U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中的,无法修改和仿造),数据部分可用一些加密算法实现安全管理,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可设置相互安全认证过程。所以RFID技术在防伪等应用上获得快速发展,取得一定突破。
目前国际上在护照防伪、电子钱包等方面已可以在标准护照封面或证件内嵌入RFID标签,其芯片同时提供安全功能并支持硬件加密,确保安全性。国内在此领域也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应用,新时代的身份证正是就此进行推广应用。